查看原文
其他

古犹太与阿拉伯文化史课程总结

思索阿拉比 思索阿拉比
2024-09-04


个人简历



张若一,男,1988年生,南开大学、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联合培养文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希伯来文学与东方文学。承担3门研究生文学专业课程与2门本科生通选课程教学工作。


独立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1篇刊载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权威核心期刊《外国文学评论》,7篇刊载于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宗教学等学科的CSSCI来源期/集刊,数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与《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或收录索引。


独立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文士文化与希伯来先知文学研究”(资助编号2019M661586,进行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伯来文学经典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文学、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15ZDB088)子课题一项(已结项)。



课程总结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经文学研究院教学分管领导张和龙教授引荐,张若一老师为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开设了《古犹太与阿拉伯文化史》。课程负责人张老师系文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与教学方向为希伯来文学与东方文学,特别以该领域的诸种原典为研究与教学对象。本门课程是东方语学院研究生教学全新引入的课程,体现了人才培养改革与跨院系培养的新路径。


作为同属闪米特民族文化传统的兄弟文明,犹太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自古以来就是相伴相生、互相影响的,彼此的文化交流史可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古犹太文明的核心的文化元素对后者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因而,若要对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进行深入系统的了解,古犹太文化史的维度是必不可少的。正是在此意义上,东方语学院阿语系开设了《古犹太与阿拉伯文化史》这门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向东院研究生系统讲述古犹太民族的历史、年代框架、地理框架及其历史文献,并以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相关历史、典籍、文化作为互鉴主体。使学生对该领域所涉及的原典、研究文献与文化价值进行深度的研究与思考,熟悉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基本知识构架,并掌握其中较为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为学生今后在阿拉伯研究、中东研究、以色列研究等方面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所讲述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前两千纪至公元后750年,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维度看,上至贝都因人为主的阿拉伯蒙昧时期,下至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的终结。


耶路撒冷老城的阿克萨清真寺与“哭墙”(西墙)


具体而言,本门课程围绕犹太文明核心典籍《塔纳赫》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核心典籍《古兰经》,以历史学、文学与语言为红线,以比较文学与跨学科为视阈,按照历史发展顺序,系统讲授古犹太与阿拉伯文化史,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立体呈现古犹太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面貌。在此基础上,张老师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着重从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的角度,对《塔纳赫》的历史渊源、文本考据、文学特色与思想观念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并从比较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就《塔纳赫》中出现的重要原型、母题、人物、叙事情节等方面,与伊斯兰典籍《古兰经》在比较研究视阈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确切了解《古兰经》中的重要人物、经典故事乃至神学思想在《塔纳赫》中的典故原型。


例如,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案例,围绕穆萨展开。《古兰经》中的关键人物穆萨,在伊斯兰文明系统中被视为最为重要的先知之一,《古兰经》中大量提及他的生平事迹与宗教思想。但有关穆萨的人物形象、社会生平与思想观念没有系统提及,而在《塔纳赫》中,穆萨的原型是“摩西”(מֺשֶה),《塔纳赫》书卷《出埃及记》中,详细记述了摩西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并将其塑造为真实可感的人物典型。


摩西拥有传奇的身世,他本属以色列利未支派。埃及法老奴役以色列人,并下令将全部新出生的以色列男婴溺死,然而刚出生三个月的摩西被其父母藏在蒲草箱中,放入尼罗河内。这箱子恰好被法老的女儿在河边洗澡时拾到,她便将摩西养了起来,还给他起了名字“摩西”(מֺשֶה),原因是法老的女儿“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希伯来文“拉”为מָשׇׁה,是摩西这一名字的动词原型。此后,摩西贵为“埃及王子”,但却因帮助同胞误杀埃及人而被迫流亡至米甸,即阿拉伯半岛。摩西后得到神谕,返回埃及,与法老斗智斗勇,大行神迹,最终将以色列人带出埃及,并在西奈半岛的西奈山,作为神与以色列人所立圣约的中保,成为了民族的解放者与监督者。这些细节,在《古兰经》中多有表现,如在第七章中,有如下表述:



这里的表述,正源自《出埃及记》中摩西与法老手下术士斗法的情景:



可见,穆萨的诸多典故,需要从《塔纳赫》中查考。本课程正是在这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犹太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提供必要的文献与历史知识。


反映摩西与《出埃及记》的漫画


除此之外,张老师还特别注重从文史研究相结合的跨学科角度出发,深入讲解《塔纳赫》对《古兰经》、犹太文化对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机制。如课程的第七单元《犹太教的传播与伊斯兰文明的曙光》,具体讲授犹太教经典《塔纳赫》的成书定本、犹太民族的流散、犹太教的传播与其对伊斯兰教兴起、《古兰经》成书的影响,涉及两种经典的正典化过程、历史进程建构与文本传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具体而言,这一单元主要讲述第二圣殿时期结束后至公元8世纪,犹太教在亚洲的传播与伊斯兰文明的兴起。流亡于阿拉伯半岛的犹太社群,使犹太教在该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其后面对阿拉伯半岛社会文化的变革需要,40岁的穆罕默德在前期接触并了解半岛上已传播的犹太教与基督教基本教义主张后,声称接到了来自真主的启示,遂在23年的余生中,陆续宣读了《古兰经》,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了“一神教”体系的新宗教——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兴起,奠定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基础。本单元对此传播、影响与发展史进行了集中讲述。


课程最后,张老师还就《塔纳赫》与《古兰经》中思想文化观念进行了专题对比讲解,在之前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对犹太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比对,并阐释其差异与根源。这些对比的关键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上帝论、神义论、报应论、天使/恶魔论、圣约论、末世论等,以这些专题为基础,结合两部经典与之前课程所学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探讨,使课程的深度超越文本与史实,进入理论思辨的维度


此外,整门课程中,张若一老师也十分注重课堂讨论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老师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请学生每次课上就自己选择的主题进行学术小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评述,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期末需要提交的课程论文正是在这一学术小报告的基础上修改、充实而完成的,实质上也等于帮助每一位同学完成了一次学术论文写作与会议发表的训练过程。张老师也经常将自己留学以色列期间的照片与学习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使得原本较为陌生的课程内容变得生动而易于接受


张老师课上分享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照片



学生感受


特别喜欢若一老师的古犹太和阿拉伯文化史这门课。上课内容主要围绕旧约和古兰经两部经典,以时间为轴,带我们了解古代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历史。若一老师和蔼可亲,风趣幽默,学识丰富,认真负责,若一老师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第一,他为我们分析问题提供多维角度,比如,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分析文本,第二,若一老师旁征博引,上课内容涉及历史学,文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既拓展了知识面的宽度,也聚焦了知识面的深度

——李迎迎


 张老师的这门课程最主要的就是教会了我们在分析问题研究课题的时候,学会从切实存在的证据出发,也就是从公认的文本内容作为研究的起点。这无疑是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其他课程和方向进行学术探索。也正是由老师带领着研读塔纳赫之中所反映的犹太教历史与文化,以及和古兰经中阿拉伯文化的相互对比,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些现实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民族宗教文化内涵。这些都是在为我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能听到张老师其他的有关课程。

——刘佩仑


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从张老师的课堂上学到了很多干货。以《塔纳赫》为文本认识了解了许多文学理论,打开了文学世界的门。对犹太历史及其典籍的了解对今后学习阿拉伯历史文化来说,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对《塔纳赫》的研究角度和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对其他文学作品的研究之中在传授书本知识之余,老师还会为我们介绍以色列的风土人情,解答大家相关的疑惑,并为大家今后的学习提供建议。在张老师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远远不止课程名称中包含的,而且可以应用到更广的层面去的知识期待今后张老师还会开设其他文学文化相关的课程。

——祝欣艺



供稿 | 张若一

排版 | 刘奕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思索阿拉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